本报讯 邹佳贝、邱荣杰、全媒体记者陈远路报道:“一栋楼就是一个园,楼上楼下就是产业链”。这是章贡高新区针对园区发展过程中面临的工业用地短缺和原有部分用地利用率低的问题所提出的新思路。
为进一步促进园区内的经济循环发展,章贡区积极探索“工改工”改革,即将布局散乱、利用粗放、产能低下的低层存量工业用地,改为统一布局、功能完善、产业集聚的中高层工业用地,通过改造、新建等手段,优化工业用地空间布局,提高存量土地资源配置效率,实现土地高效利用、产业转型升级,走出一条产业动能质变、高新园区蝶变的发展新路径。
记者发现,园区内两栋大楼拔地而起,楼内工人们穿梭,现场一片忙碌。海尔医疗二期项目是章贡区今年重点实施的“工改工”项目,很难想象这一块曾是低效的工业用地,现在已经量身定制成为章贡区国有平台公司主导的城市更新“工改工”项目。
章贡高新区近年来一直坚持“政府主导、一企一策、成熟一块、启动一块”原则,对不同地块情况进行综合研判、分类施策,打造垂直类“新工厂”。
走在园区大楼内,记者感觉到楼层间的层高距离明显更加开阔,询问后得知,“我们章贡高新区着眼‘纵向’布置,充分发挥地上、地下空间功能,统筹考虑层高、承重、隔振、吊装、物流等多方面因素,将‘工改工’项目容积率上限由1.0提高至3.0,工业厂房建筑高度上限由24米调整至50米,配套办公用房高度调整至60米。除此之外,我们以‘工改’为突破口,协同推进产业升级,着力引进医药健康、数字信息等主导优势产业链关键环节、核心企业和上下游配套企业,替代原有非主导、零散产业形态,不断推动优势产业集聚壮大,推动工业用地效率、产业发展质量‘双提升’。”
除此之外,章贡高新区还为园区企业科学制定“工业上楼”指南,例如,将沙河组团B7-2“工改”地块引进落户海尔医疗二期项目,采取“定制化”模式建成一栋7层的厂房,有效匹配相关的设计、研发、生产、办公、经营等业态,形成名副其实的医疗器械产业园,真正实现“一栋楼就是一个园,楼上楼下就是产业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