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黄一帆、全媒体记者王经纬报道:近日,随着最后一笔案款汇入劳动者账户,吉安市中级人民法院民三庭联合吉安县人民法院批量调解的6起劳动争议案件圆满画上句号。
批量纠纷起波澜
联动调解破僵局
据悉,这6起案件均源于同一家企业的经营地址变更。某企业因生产需要,将工作地点从吉安县迁至吉安市吉州区,两地相距近30公里。部分员工因通勤距离、照顾家庭等原因无法随迁,企业以该6名员工未按要求到新工作地点工作构成旷工、严重违反单位规章制度为由,解除了劳动合同。双方就劳动合同解除及经济补偿产生争议,先后提起仲裁和诉讼。一审法院认为企业解除行为不当,需向员工支付经济补偿金,遂支持了员工主张。企业不服,上诉至吉安市中级人民法院。
案件进入二审程序后,法官敏锐意识到,此类批量案件若简单判决,不仅可能引发连锁诉讼,还会加剧企业与劳动者的对立情绪。
品牌赋能显实效
双向共赢暖人心
吉安法院“吉诉即调”不是简单的“速战速决”,而是追求“实质解纷”的深层治理。承办法官团队一方面深入企业了解经营困境,释明法律法规,引导企业认识到经济补偿的合法性与必要性;另一方面倾听劳动者通勤不便、家庭负担等实际困难,讲解调解方案的可行性。针对企业提出的“一次性支付压力大”“担心后续纠纷”等顾虑,法官创新性提出“分期履行+司法确认”方案,既保障劳动者权益,又为企业留出缓冲空间;对劳动者关心的“案款到账时效”,则由法院全程监督支付流程,确保“调解即落地”。
经过三轮联合调解,双方最终达成一致意见:6名劳动者在补偿金额上作出让步,企业一次性支付经济补偿金。从案件受理到案款清偿,全程仅用28天,较普通诉讼程序缩短近60天,既为企业节省诉讼成本,也让劳动者快速拿到了应得补偿。
品牌深耕结硕果
营商环境添活力
这起批量调解案例,是吉安市两级法院通过“吉诉即调”品牌赋能法院工作的生动实践。近年来,吉安市中级人民法院聚焦“涉企纠纷高效解、民生纠纷暖心解”,将实质解纷理念融入劳动争议、合同纠纷等涉企涉民生案件办理全过程,通过“立案即调、庭前速调、联动巧调”,推动60%以上的民事纠纷在审前化解,平均审理周期缩短40%。




放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