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5版:健康周刊 2025年03月13日

发现肺结节是切除还是吃药?

  本报讯 全媒体记者罗素静报道:目前,肺结节已经成为影响许多人健康的一大因素。数据显示,我国目前有高达1.5亿的肺结节高危人群,每年新发现、诊出的肺结节人群为1000万至2000万。不少人在拿到体检报告时,会被肺结节这三个字吓一跳,产生许多疑问和担忧。而西医治疗以随访为主,必要时手术切除,但仍有复发可能,中医治疗对此却有独特优势。

  35岁的徐先生在一次例行体检中,意外发现右肺多发结节,最大的约为8×9mm,危险的是这个结节牵扯到胸膜,后期风险很大。徐先生拿着体检报告,跑遍了多家医院,咨询了多位专家。大部分医生都建议他尽快通过手术切除结节,以免留下后患。然而,手术毕竟有风险,而且徐先生年纪尚轻,他担心手术会对身体造成不可逆的损伤。就在徐先生犹豫不决之际,他经朋友介绍,找到了江西省中医院的李少峰主任。李主任仔细查看了徐先生的检查报告,运用中医的“望闻问切”四诊合参,辨证施治,为其开具中药处方,旨在疏通经络、化解痰瘀、消散结节。拿到药方后,徐先生半信半疑,但还是决定试一试,他遵医嘱按时服药,并配合饮食调理和适度运动。1年后,他再次去医院复查,肺结节竟然缩小了,原本9×8mm的肺结节已经缩小到8×5mm。这个结果不仅让徐先生松了一口气,也更加坚定了他继续治疗的信心。他经常和身边的朋友分享自己的经历,让更多人对肺结节的治疗有了新的认识和希望。

  李少峰主任告诉记者,在中医理论体系中,并没有“肺结节”这一确切病名,可将其归属于“肺积”“痰核”范畴,其形成与气滞、痰浊、瘀血等因素有关。气滞肺主气,可呼吸。各种原因导致的肺气不畅,如外邪侵袭、情志失调,都可能引起气滞。气滞则津液不能正常输布,聚而成痰;气滞也会导致血运不畅,形成瘀血。气、痰、瘀相互搏结,最终在肺部形成结节。痰浊痰湿是肺结节形成的重要病理因素,脾为生痰之源,肺为贮痰之器。当脾胃运化失常,水湿凝聚成痰,痰液不能正常排出体外,就会在肺部凝聚,逐渐形成结节,而且,痰湿一旦形成,又会进一步阻碍气血的运行,导致病情加重。瘀血气血的运行相互依存,当肺部气机不畅,或者痰凝阻滞了经络,气血运行就会受阻,从而形成瘀血。这种痰凝互结的状态,在肺结节的发展过程中较为常见,也是肺结节难以消除的重要原因。

  中医从整体观念出发,注重调理人体内环境,改善体质,恢复肺本身微环境的稳定,从根本上消除结节生长的土壤。中药治疗肺结节,副作用小,安全性高,适合长期服用;同时,中医治疗可以缓解患者咳嗽、胸闷、气短等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分享到微信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江南都市报©版权所有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杭州前方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服务

江南都市报健康周刊 A05发现肺结节是切除还是吃药? 2025-03-13 2 2025年03月13日 星期四